窃明【全本】-31
匿名用户
2024年06月24日
次访问

  
万仞指峰能担否第五十节侦查

“抗旨?谁?满桂将军?”

听到魏忠贤的汇报后,天启满脸都是惊奇。这次宁锦之战满桂斩首六十级,叙功以为第一,所以天启特别发了一道恩旨给满桂,把他从都督同知升为右都督。想不到天启的中使到了山海关后在满桂那里碰了一鼻子灰,满桂说什么也不肯接旨。

“抗旨都抗到恩旨上了。”天启苦笑了一声,他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当的也太没有面子了,不但文官成天抗旨,现在就连武将都抗旨了:“这次宁锦大捷满桂将军叙功第一,为什么要抗旨?”

那个中使老老实实地回答道:“万岁爷恕罪,微臣不知,满桂将军嚷嚷着说一定要进京面圣。”

这话让魏忠贤地脸色微变,边将抗旨本来就是很忌讳的事情,而吵着要进京面圣就更没有道理。魏忠贤看天启脸色有迟疑之色,就偷偷问道:“万岁爷,如果再发一道恩旨,除了升满桂将军为右都督外。再加二百两赏银。万岁爷觉得如何?”

“嗯,这听起来似乎不错。”天启犹豫了一会儿,最终他的厚道心肠还是发挥了作用:“唉,算了,满桂将军有大功于国家,他从来没有见过吾,既然他有一片赤子之情,吾也不好寒了满桂将军的心,反正抽空见他一次也用不了多久。今天就发中旨给山海关吧。召满桂将军进京陛见。”

“遵旨。”

……

天启七年七月二十二日,贵州布政司,都均府,平定司。

“大帅,再向前就是新添卫,过了新添卫就到了龙里卫,过了龙里卫就是贵阳府了。”说话的是教导队工兵总教官欧阳欣。他早就乘船走海路,然后北上直达桂阳。欧阳欣除了逆向为救火营部属先导站,还负责为贺定远的磐石营打前站。

“嗯,好。此地到贵阳还有多远?”眼见胜利在望,黄石心中的喜悦也是无以复加。

“直线距离是二百里,沿贵州地官道而行,此地到贵阳还有二百四十里,依照大人目前地速度,也就是七天的路程了。”欧阳欣谨慎地又问了一句:“大帅。这两天张大人应该已经到了贵阳,大人是不是先行一步,赶去贵阳拜会张大人?”

欧阳欣口里的张大人就是张鹤鸣。他是一个典型的东林君子、或者叫党棍,能为国家做的就是“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因为除了一死以外,张鹤鸣再也没有别的本事能报效国家了。

这位张鹤鸣张大人是孙承宗老师叶向高的至交,也是天启初年的内阁首辅。当年熊廷弼出关经略辽东时,叶向高和张鹤鸣设宴请熊廷弼吃饭。熊廷弼和两人交谈一番后。转脸就和别人说:“这是两个大草包,对辽事一无所知。”

从此张鹤鸣就成了熊大臭嘴的死敌。紧跟着就向天启举荐了老友叶向高地弟子王化贞为辽东巡抚。而在熊廷弼、王化贞的经抚之争中,张鹤鸣一直出死力力挺王化贞。广宁惨败后张鹤鸣虽然自请督师关外,但天启对张鹤鸣的平辽策已经倒尽了胃口,连朱批都懒得回给他。

广宁惨败后,天启把张鹤鸣踢回老家去修养了,临行前张鹤鸣又举荐了叶向高的另一个弟子,也就是天启的老师孙承宗去督师辽东。这个意思到是很符合天启的心思,于是把张鹤鸣派去南京做工部尚书,也算是给他养老。

结果张老头刚到南京没呆两天,广宁案和铸币案就先后爆发了,作为一个资深的东林党棍,当初就是张鹤鸣拼死替王化贞脱罪地,现在他又誓死保卫南京的东林党人,终于让皇帝对他张鹤鸣感到彻底厌烦了。

天启六年,皇帝送给七十五岁的张鹤鸣一个兵部尚书外加尚方宝剑,命令他立刻离开山清水秀的南京疗养地,前去西南平定奢安之乱。张老头领旨谢恩后就立刻出发,一路跋山涉水,终于来到了贵阳。

在黄石原本地历史上,张鹤鸣在西南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什么都不做,崇祯登基后东林党上台,张鹤鸣的徒子徒孙们赠给张老头一个太子太师的尊衔,让他离开西南回家养老去了。崇祯八年的时候,李自成部占领了张鹤鸣的家乡,八十五岁高龄地张鹤鸣不顾家人劝阻,拦住了李自成劝他归顺朝廷。

劝降不和后,张鹤鸣就对着李自成破口大骂。李自成本不打算和一个老头计较,就下令把张鹤鸣倒挂在树上,还派了两个兵看着,说他什么时候不骂了就放他下来。结果张老头骨头非常硬,他一直骂不绝口,被挂了几个时辰后疑似脑溢血死亡。

黄石虽然不清楚张鹤鸣未来的经历,可是黄石对东林党棍没有什么好感。不过南京铸币案发时,张鹤鸣正是南京工部尚书,黄石帮他处理了大批东林党制造的铜钱,南京工部欠了黄石不少的人情,两个人也算是有不错的私交了。

现在张鹤鸣督师西南,统一指挥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四个布政司合力清剿奢安之乱,黄石自然要和这个人搞好关系。只是他细心思索一番后,决定还是和部队一起前行。主将和部队一起行进没有人能说什么。现在黄石已经是万众瞩目的中心。如果他单独去见张鹤鸣,弄不好有人会说他巴结文官。

当然,武将巴结文官天经地义,不过这种事情最好还是私底下做,黄石觉得张鹤鸣已经七十六高寿了,完全没有必要为了和一个老头子处关系而招惹是非。再说张鹤鸣宦海浮沉几十年,早就是狐狸老得毛都白透了,黄石认为他完全能理解自己这点苦衷。

……

七月二十四日,京师。

满桂抵达北京后,皇帝并没有让他多等而是很快就召见了他。满桂御前对奏的时候,魏忠贤因为心中好奇就站在一边帮忙端茶送水。听了一会儿以后,黄豆大的汗珠就开始从魏忠贤地额头上渗了出来。天启地表情平静得可怕,这使魏忠贤感到了暴风雨前地先兆。

天启请满桂喝了贡茶,然后临时派人取来尚方宝剑,再把天子剑赐给满桂。同时。天启还决定不再授予满桂右都督的职务了,这次满桂将直接从都督同知升任左都督。

送满桂离开的时候,皇帝面带微笑,但他身后的魏忠贤早已经是面无人色。满桂的身影还没有完全从兰台消失。不等天启转过身来,魏忠贤就已经软倒在地,把头磕得咚咚直响:“微臣罪该万死,罪该万死。”

天启转身走回御案旁时,脸上不但再也没有一丝笑容,就连血色也消失得干干净净了。苍白得几乎和死人无异。他仿佛没有看见身边拼命磕头的魏忠贤,只是默默地坐了下来,头向胸前深深俯下,双手十根手指都叉入了头发中。

过了很久,天启艰难的低声吐出了几个音节:“钳制将士、坐视淫掠,这就是吾的封疆大臣么?吾就德薄如此么?”

这声音对魏忠贤来说无疑于皇恩大赦,他一下子从地上弹了起来,嘶声喊道:“袁崇焕!欺君罔上、擅主议和、顿兵不战、纵敌长驱。罪当——斩首,兄弟妻子流放三千里。”

天启把脑袋从双手中抬了起来。掉头看着面前的魏忠贤。后者见状赶紧跪着膝行了几步,叫道:“万岁爷,当速发锦衣卫,立刻把袁崇焕下诏狱,穷治其罪!”

不料天启竟然摇了摇头,这些天来皇帝原本一直很开心,但现在话语里又再一次充满了无尽地疲倦:“这不是辽东巡抚一个人的问题。宁远之战,袁崇焕擅自拿满帅三分之二的首级去给关宁众将请功,这次袁崇焕又私分满帅的首级……而且他做了这么大的事情,吾竟然会一点也不知道,一点也不知道啊。哈,吾竟然还下令诏告天下庆祝“宁锦大捷”,哈,天下万邦,到底会怎么看朕,他们会视朕为何物啊?”

说着天启又掉头看着魏忠贤,轻轻地问道:“除了一个忠心耿耿的满帅,朕养了这么多御史,辽东都司府这么多官员,为什么没有一个人告诉朕真话?为什么朕会什么也不知道?”

大汗从魏忠贤额头滚滚而下,他咬牙切齿地说道:“万岁爷,微臣敢请万岁爷把此案交给微臣,微臣一定穷治此案,定不让一个奸人漏网!”

“也包括你么?”天启突然愤怒地吼了一声,站起来戟指朝着维忠贤正要呵斥,却猛地爆发出一阵剧烈的咳嗽,这次地咳嗽来得如此猛烈,听起来就像是要把肺都喷出来一样。

周围的太监们连忙过来扶着皇帝坐下。等天启缓过这口气之后,魏忠贤又跪在地上磕头,同时还在哭喊着:“微臣罪该万死啊。”

现在天启眼前直感到天旋地转,他用力吸了几口气后感觉脑袋稍微清醒了一些,但腿脚仍是发软。他喘着气无力地说道:“吾就知道,那些外臣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一百个里面也没有一个可靠的,所以才重用你们这些中官,希望你们能为朕分忧,想不到啊想不到……你们竟然中外勾结!”

天启的声音虽轻,但对魏忠贤来说却像是天打雷劈一样。他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万岁爷。微臣一片赤胆忠心,绝无此事啊。”

“那东厂都干什么去了?北镇抚司又在干什么?”天启眼前开始一阵阵地发黑,说话地声音也变得断断续续的,但他却感到思路比往日灵敏许多:“啊,对了,前几天袁崇焕上奏疏说要给你立祠,估计也塞了你不少银子吧?”

“可是微臣没有答应他啊,万岁爷,微臣真的冤枉啊。”魏忠贤趴在地上不停地哭着。他拼命为自己辩白道:“微臣恳求万岁爷穷治此案,还微臣一个清白。”

“穷治此案?哈,朕刚刚诏告天下宁锦大捷,跟着就穷治此案?”天启嘲讽地笑了两声,突然发出了一声厉喝:“李进忠,你不要脸,朕还要脸哪!”

李进忠是魏忠贤飞黄腾达以前的名字。听天启这么称呼他,魏忠贤知道皇帝已是勃然大怒,他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头上鲜血和汗水混在混在一起。魏忠祥知道天启心肠很软。只要自己拼命认错,就这样混过这一关的。

“这袁崇焕是不能用了,但这不全是他的错,如果不是你们中外勾结,他断断然没有这个胆子!所以欺君罔上这个罪,朕不能让他一个人担。这不公平。”

天启突然又来了精神,他站起来急速地转了几个圈子,昂着头对身后地魏忠贤吩咐道:“朕御宇七载,以仁心治天下,天下有罪、罪在朕躬。袁崇焕既有宁远之功,那朕这次就不追究他擅住议和、顿兵不战之罪了,按照侍郎的定制,赐他红布、白绸。让他回乡去做个安乐翁吧。”

“遵旨。”

“还有,那赵率教是条硬汉。靠着一批军屯的军户,就能守住锦州,外无援军也不气馁,当赐尚方宝剑,以为鼓励。”

“遵旨。”

天启默默地站了一会儿,缓缓地转身面向西南的方向:“黄帅什么时候走的?”

“回万岁爷话,黄帅是五月初八离开的霞浦。”

在心里算了算路程和速度后,天启叹了口气:“这一去恐怕要到十二月才能到贵阳了,就是不知道黄帅几时能把西南叛乱平定啊。”

“万岁爷不必担心,黄帅勇猛无敌,用不了一年半载,奢崇明、安邦彦二贼必定束手就擒。”

“嗯。”天启点了点头,冷冷地说道:“到时候,不管内阁怎么说,我都要立刻把黄帅调回来。朕要他把那个反复无常的洪太亲手擒拿来京,再千刀万剐。”

魏忠贤的声音变得有些迟疑,不过眼下这个关头他话不敢说得太多:“万、万岁爷……”

“天下只有黄帅最让朕放心了,也只有黄帅不会负朕。”天启一动不动地看着西南,就好似他的视线能跨越这千万里地空间,直达他心腹爱将地身边一样。天启又叹了口气:“东厂倒是整天盯着黄帅不放,哼,等黄帅平定了西南叛乱之后,朕偏要给他撑腰,那个黄帅用来充军饷的平蛮大借款,朕也会替他还了的。”

……

七月二十九日,贵州,贵阳府,贵阳。

奢安之乱波及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四省,其中以贵州为最,贵阳就曾遭到水西安家的多次进攻。天启二年叛军曾包围贵阳长达十个月之久,城中军民乏食,以致以人为食,贵州官员多有自杀及杀妻女以饲兵者,贵阳城中殉难者以十万计。

几年以来,贵州军民和水西安氏已经结下了血海深仇。安邦彦还在贵阳旁边虎视眈眈,去年叛军还曾攻到距离贵阳近五十里的威清,如果不是官军抵御得力,几乎就酿成了第二次贵阳之围。

明军刚把叛军驱逐出了云南全境,现在奢安之乱的斗争焦点就又回到了安邦彦地根据地——水西。眼下黄石的嫡系三营正向贵阳集中过来,从这里向西北一百里,就是贵州水西地区了,水西城就在距离贵阳一百七十里外。

“没想到我们救火营还是第一个。”

欧阳欣向黄石报告道:贺定远的磐石营正全速赶来,但他们还要三天才能抵达贵阳。顺江而上的选锋营一时也到不了,不过他们也会在八月五日前后抵达。张鹤鸣已经下令给福宁军在城内修了一个兵营,他认为这样地精锐部队,不放入贵阳城实在是太浪费了。

农历七月,这几天贵阳的天气令人感到很愉快。黄石订购的青篙等药材早都运到了,胡青白也早就赶到了贵阳,那些为福宁军修筑的军营都经过了胡军医的检查。

昨天在贵阳城郊休息了一天后,黄石带领部下穿上了整齐的戎装。这些衣服和铠甲都是通过长江水道运来地,一直和福宁军的先头部队一起呆在贵阳城内的军营里。昨天张鹤鸣派人帮黄石又从城里运送了出来,张鹤鸣一心要让黄石的部队全身披挂地进入贵阳城,以震慑叛军和贵州土司,这倒是和黄石的心思一拍即合。

救火营已经无声地排列好了纵队,近三个月的奔波终于到了终点。黄石一身鲜亮的盔甲,头盔上更是亮得都能映出人影来了。他看着一个个精神抖擞的部下,这支军队一点儿不像是几个月徒步走了近三千里地人:“真不愧我黄石的儿郎,让贵阳百姓像京师百姓一样为我军而欢呼吧。”

欧阳欣就站在黄石的身边,他闻言笑道:“大帅两个月带兵横跨三千里山河,张大人和贵阳百姓都称大帅为飞将军,我福宁军为神行军。”

略微一停顿后,欧阳欣又补充道:“大帅,前些时候听说我福宁军要在这几日进城后,附近的百姓这些日子纷纷向贵阳涌来,为的就是一睹大帅您和我福宁军的风采。”

黄石哈哈一笑。西南四省的军民深受安邦彦之苦,很多百姓都有亲人死于其乱,早就恨奢崇明、安邦彦二人直入骨髓。听说威震天下的黄石要来平叛后,他们奔走相告,日日盼望黄石的到来。进入贵州后,每天自发来犒军的商民络绎不绝,一路上救火营还看到许多孩子把白羽毛插在头上,玩着黄石平叛的打仗游戏。

四省十八万平叛军听说黄石率领嫡系赶来后也军心大振,几天前张鹤鸣听说黄石立刻就要到达后,他不但亲自敢来贵阳迎接黄石,还下令发邸报给四省明军,据说邸报发出后,贵阳守军就是一片沸腾。

“既然大帅来了,那奢崇明和安邦彦二贼的末日也就到了!”

欧阳欣信心十足的腔调让黄石听得连连点头。他看着眼前钢铁一般的雄师,官兵们都一脸肃穆,一动不动地握着武器和旗帜,黄石转过身面向贵阳的方向,意气风发地大喝道:“前进,重重地敲起我们的鼓来!”

天启七年七月二十九日,黄石带领救火营进入贵阳城,这次入城仪式比在北京那次显得更加隆重。救火营目前开发出来的军乐器除了鼓以外,还有长笛和铜号,现在就在黄石的身后,救火营还有专门的指挥官,按照一定的节奏,把手中的仪仗棒上下挥舞,指挥着紧随其后的乐手。

全营官兵在军乐声中浩浩荡荡地走入贵阳城门时,他们的两侧尽是欢呼雀跃的西南百姓。现在黄石领军用不到三个月就从福建赶来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全城。历史上浙兵从南方调去辽东,有大运河支持也走了半年多,而西南强兵白杆兵更是走了快三年才到达北方。救火营此次的行军,给官员和百姓的感觉真的有如插翅而来一般,当然,他们不知道仅仅是救火营这一营兵,黄石就花了好几万两的银子。

有识之士知道,过去这种距离的军事调动,就算是精锐部队也要一年左右;而对于那些小民来说,几千里外就已经是另一个世界了。这个时代大多数的人根本无法想象这样的路程,所以众人口口相传,更是把黄石的部队传得神乎其神。

但无论对于有概念还是没有概念的人来说,他们都模模糊糊地意识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军队的行军速度是和部队的精锐程度有很大关系的。从古至今,似乎很少有乌合之众能保持建制展开急行军的,反过来说,能维持高速行军的部队,也从未听说过有不能打仗的。

黄石进贵阳前还记得自己上次在北京时遇到的情况,在面对整队而来的救火营时,围观的百姓也都显得非常紧张和不习惯,当时随着东江军的开进,北京城中地百姓也渐渐失去了喧嚣。只是静静地看着眼前这支前所未见地铁军。还有不少人谨慎地和他们拉开了距离。

所以这次黄石就事先对此作出了安排,他一直大步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走进城门后不久,黄石就缓缓把右臂抬起与上身平行,跟着就深吸了一口气,一边挥舞着拳头,一边领着全军齐声高喊:

“讨匪安民!”

“讨匪安民!”

“讨匪安民!”

全营官兵按照事先演练过的那样,齐步向前迈进的时候也在一直用官话朗声喊着号子……

早在走到贵阳官署前,救火营和黄石就又一次被热情的百姓包围了。他们的遭遇与上一次在北京时相比,实在是有之过而无不及,比如倒霉的李根把总。现在他是把总了,就又被砸破了鼻子,这次仍过来的是一串铜钱。

总算挤开人群回到军营后,王启年一边脱盔甲一面发牢骚道:“真受不了这些百姓了,看把我挤得这一身大汗,还把我的头盔上地虎皮都撕去了一片。”

“这是义民,义民啊。”站在旁边的张承业笑道:你这个加衔千总是不是也不想干了?”

“当然是义民了,我一直就是这么说得。”王启年以最快速度换好了戎装,他们几个人一早就约定要去城里喝酒。出门前王启年先是把整整齐齐的军服又拍打了一遍,跟着又把头盔的带子解开重新系了一遍。把它在下巴上勒得紧紧的:“我是说,我上半辈子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义民啊。”

张承业一边和王启年肩并肩地走了出去,同时还大发感慨道:“其实我们大明到处都是义民,只是他们不常遇到我们救火营罢了。”

救火营官兵们纷纷去贵阳城中吃酒时,黄石正带着两个内卫走入贵阳府官署。现在洪安通已经不能时刻护卫在他身边了,因为现在洪安通地工作已经变得很繁重。尤其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为了维持军纪,内卫已经被统统散到了城里,宪兵队的总头子自然也要去忙他自己的事情去了。

黄石对今天这样地情况倒是已经习惯了,在他前世这种狂热的场面已经见过不少了——谁说我们的民族是麻木的?他们只是没有遇到足以让人感动的真情而已。

官署内,张鹤鸣和吴穆正在等待黄石。

黄石首先问候了张鹤鸣老大人,张鹤鸣也回礼并且问候了一番。黄石然后又和几个月不见的吴穆寒暄道:“吴公公,一路来贵阳。可真是辛苦了。”

吴穆抚胸微笑道:“黄帅说笑了,咱家哪里辛苦?从南昌就开始坐船。黄帅才是真辛苦。”

等黄石坐定后,张鹤鸣咳嗽了一声,就直接切入主题:“万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黄帅抵达贵阳之前,老夫和吴公公已经讨论过平定西南之乱地问题了。老夫是圣上钦点的西南督师,不敢不为国分忧,这二十万官兵就由老夫来统一调遣;吴公公是朝廷派来的监军大使,因此这四省的粮草辎重就由吴公公调拨、分配。”

张鹤鸣说着就向吴穆那边看了过去,吴穆自然早已和张鹤鸣商量妥当,他立刻微笑着点头道:“好,咱家一定尽心尽力,绝不让前线将士遭受饥寒。”

张鹤鸣和吴穆瓜分了战略决策和后勤补给这两项权利后,跟着就又向黄石看了过来:“黄帅提督四省军务,这克敌制胜、平叛安民就全靠黄帅的虎威了。”

说完之后张鹤鸣还向黄石拱手一礼,黄石连忙避席站起来逊谢道:“不敢,张大人言重了,这全是末将本分。”

黄石早就知道张鹤鸣和吴穆会商量出来这样的一套指挥体制。自从大都督府被关闭后,大明的军事指挥基本就是这个框架的。监军文官负责大地总体战略,兵力部署、还有在什么时刻、什么地点和什么敌人打仗,也都是文臣决定的;监军太监负责全军地粮草供应、军饷的发放、以及各种辎重和武器的运输和分配;而具体的攻城、防守、排兵布阵、野战克敌这些工作都是武官的。

文官想出来地这套体制黄石一直觉得很妙,如果能打胜仗的话,首功自然是负责战略的文臣,中国自古就高度强调战略的决定性作用,尤其以文官为甚;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胜利后监军太监的功劳自然也少不了;而武将的功劳只根据人头来算。

而如果打败了的话。那这个时候文臣就不承认战略的巨大指导意义了,战败的罪责肯定要由武将来背,因为武将是具体指挥战斗过程地,肯定是这帮丘八把好好的计划搞砸了;如果武将战死了,那文官一般也能把责任推给监军太监,肯定是这帮阉竖贪污了盔甲、军饷,要不就是他们出于本能的害人习性而没有发给军队足够的粮草,才导致了失败。

不过让黄石感到很高兴的是,负责后勤补给的是吴穆。这样福宁军的补给必然能得到充分保证。让吴穆完全不贪污是不可能地,因为这完全不符合大明的潜规则,不但太监系统要,而且文官系统也等着吴穆来分配。但只要吴穆坐在这个位置上,那黄石就无需担心他会缺了自己的补给,吴穆就是贪污也只会去贪其他将领的。

虽说吴穆地工作负担不如黄石这么重,但其实他的这摊子活也并不轻松。四省二十万明军的大笔粮草、协饷、物资,不知道有多少人等着分这块蛋糕呢。负责分配蛋糕的吴穆不但要保证大部分文官、武将都吃得满意,而且还要控制着不要让他们吃得太多,以致把大军完全吃垮了。

最轻松的工作当然非张鹤鸣莫属。打仗自然是黄石去拼命,吴穆贪污的时候也肯定不敢少了张鹤鸣的那一大份蛋糕。张鹤鸣的唯一工作就是安全地坐在贵阳城内,看着地图……或者根本不看地图地设计出各种战略计划,然后交给黄石去执行。

现在张鹤鸣、吴穆和黄石三人,就是按照大明军队的传统,组建起平定奢安之乱的新三驾马车。嗯。更贴切的比喻或许不该说是三驾马车,而是一匹马、一个车夫和一个指路人。就算指路人指的是悬崖,第一个掉下去的也是马,而后两者也都还有机会跳车。

指路人张鹤鸣分配好工作后,就开始询问马匹的意见了:“黄帅,以你之见,这奢安之乱该如何平定呢?”

事关马匹自己的生死大事,黄石当然抖擞精神。把一路上早已经反复思量过的想法和盘托出:“张老大人,末将以为。奢崇明、安邦彦二贼互为犄角,以往官军攻永宁贼,则安邦彦不是尽起其众出水西来助,就是骚扰官军之后;若官军围攻水西贼,则奢崇明必定四面出击,力图为水西贼牵制王师、并向水西运进粮秣,故此王师虽然居此数年,徒劳无功。”

黄石停顿了一下,看着张鹤鸣的脸色,只见张老大人随即陷入了沉思,大概是正在回忆过往的战争经过。良久张鹤鸣神目一张,颌首道:“黄帅记得不错,与老夫之见暗合。”

和张鹤鸣取得对战略上的共识是讨论战略问题的第一步,眼见头一关通过了,黄石吸了口气,就开始第二轮闯关活动:“张老大人谬赞了,末将愚钝,有些胡思乱想,敢请张老大人指点。”

张鹤鸣捻着胡须笑了一下,似乎对黄石的表现还算满意:“今日本就是开诚布公的商讨军务,黄帅但讲无妨。”

“张老大人明鉴,官军只要能先剪灭水西、永宁两贼中的一路,则余下的另一路也就不必为虑了,此乃分而治之之策。因为末将以为,我大明王师可取道播州(遵义),然后强渡赤水,光复赤水卫,隔绝南北,然后张老大人要想先打水西、就打水西,要想先灭永宁,就灭永宁。不知张老大人意下如何?”

张鹤鸣瞪了瞪眼,转身叫道:“取地图来。”

随从把地图送上后,黄石就给张鹤鸣还有吴穆仔细讲解起他的看法来:“西南用兵,全看粮草,若粮道不畅,纵有雄兵百万亦无能为也。故末将意图以播州为存粮大营,此地我军可以依托湘江水运粮食、兵员,甚是便捷。”

从遵义向西。沿着赤水就可以水陆并进直抵赤水卫。此地位于赤水河北岸,就好象是天然的护城河一般,形状类似一把插入叛军接合部的尖刀,正好把水西地区和永宁地区一分为二。

“张老大人、吴公公,我大明对水西、永宁两贼四面合围,此乃王师堂堂之势也,贼不动则已,动则必被四面环攻;而两贼居内,无论王师从几路攻之。其都能凭借地利拖延时日,而先集兵于一路逆袭,使单路王师寡不敌众……”

黄石说得实际就是战略包围和内线作战的各自优势罢了。和大明对后金的战争很像,奢崇明、安邦彦联盟也是利用战斗力的优势,进行着连续地内线作战,一次次化解大明地四面绞杀。而在这个时代,因为通讯手段的关系。战略包围网上的协同一直很成问题,如果战斗力具有劣势的话,很容易被内线敌人不停地打成各个击破的战果。

“若我大明王师能据有赤水卫,则我大明在内。奢崇明、安邦彦两贼反倒在外,无论他们如何窜动,都会被赤水卫看得一清二楚。张老大人也就可以先选一而消灭之,剩下的一贼也就孤掌难鸣了。”

黄石说完后就满怀希望地看着张鹤鸣,等着他的最终决断。

从武官的角度来说,黄石必然会把他心目中最好的计划奉献出来。因为这事关他的生死。但张鹤鸣的选择就比较多了,文官接受武将的看法叫从谏如流,自然是他有度量,胜利了自然也是头功;但就算不接受,那也是高瞻远瞩、睿智地发现了武将计划中的鲁莽之处。

张鹤鸣经过长期的思考后,最终还是摇了摇头:“黄帅之言有些操切,鲁莽了。这赤水卫深入永宁、水西腹地,距贼近而距吾远。若事先兴大军直抵播州,两贼必能后发先至。一旦叛军设防赤水,兴兵播州不过是徒劳吾师罢了;若派一股精兵直趋赤水,就算一时得手,也会被两贼南北夹击,等吾大军至播州时,先锋恐怕已是凶多吉少!”

黄石早就想好了腹稿,所以张鹤鸣话音才落他就补充道:“张老大人,末将手下有三营精兵,其中尽是豪杰之士。末将以为,可派一营直趋赤水,然后通过赤水河为他们囤积粮草,他们必能抵挡大队贼军,直到王师主力到达。”

听完黄石的话以后张鹤鸣又思考了半天,还是再次摇了摇头:“兵法有云,先为不可胜在我,后为可胜在敌,现在我大明四省协力,二十万王师把水西、永宁二贼围困得水泄不通,此正所谓不可胜之势,眼下只要安心等待两贼露出破绽,便是可胜敌之时了。”

“张老大人,奢崇明、安邦彦二贼都是土官,和四省的土司们多有姻亲关系,私下售给他们粮秣地的叛贼不知凡几,这旷日持久地围下去,何时才是个头啊。”黄石嘴上说得好听,实际上他觉得这个包围网根本就是四面漏风,这么一大片叛军活动区,二十万明军根本就照顾不过来,更不要说这些明军中还有不少立场都很可疑。

至于张鹤鸣的不可胜在我、可胜在敌,黄石就更不同意了,二十万明军一线展开,这条环形包围网上就处处都是破绽。这里和后金面对的形势也是一样,奢崇明、安邦彦因为四面受敌所以没有时间向任何一个方向发展,但两军长期对峙下去,随时都有被敌人窜出来抄掠一番地可能。

最根本的是,张鹤鸣的通盘战略就是什么都不做,一心坐等对方犯下致命错误。在黄石看来,这根本就是观望养敌,还不要说对方养精蓄锐后杀出来时你能不能顶住,只说这么松松垮垮地坐在贵阳城里,一点军事压力都不保持那对手又怎么可能会出现破绽呢?

此时张鹤鸣仍在低头看着地图,人都快趴到桌子上了。吴穆有心帮黄石说两句话,就在一边咕哝道:“不知道湘江水量如何,也不知道赤水河水量如何,到底能支持多少兵马作战?”

黄石感激地看了吴穆一眼,冲着仍在观察地图的张鹤鸣说道:“好教吴公公得知,这湘江水量甚大,足以在一个月内囤积起数万大军所需。而赤水河水量亦不小。至少能支持三千人作战。”

吴穆大声地说道:“如此咱家就放心了。”

张鹤鸣此时还皱着眉头凝视着地图上的赤水卫,雪白的长胡子也拖到了桌面上,过了很久、很久,张鹤鸣抬起头来正色说道:“终是行险,不妥,不妥。”

见黄石又要争辩,张鹤鸣摆手道:“黄帅报国之心老夫很了解,但以老夫之见,若定要攻打赤水卫的话。最好还是先云集大军于播州,调集好粮草再一举克服之。”

“张老大人,积聚四省官军于播州势必旷日持久,怎么也要三个月以上,而永宁、水西距离赤水卫都只有几天之遥,等官军云集于播州后,赤水叛军的防御已固。攻下赤水恐非易事啊。”

“那就要看黄帅的武勇了,如果黄帅都攻不下赤水卫,那恐怕世上就再也没有人能攻下了。”

“张老大人,兵法有避实击虚之说。现在我大明官军云集贵阳、威清等地,安邦彦的主力都被吸引在这里,而奢崇明也都被川军、军牵制在西北方。末将认为还是现在以奇兵直下赤水必能成功。贼兵惊觉赶回赤水怎么也要十日以上,此时我军城池已固,粮秣充足,可有必胜之期。”

“世上哪里有必胜之说。黄帅大言了。”

“张老大人责备地是,末将狂妄了,但十者而有九胜。”

“终非万全之策!”张鹤鸣缓缓地坐回到了自己的椅子上,大摇了一通脑袋:“为不可胜在我,以待可胜之在敌,方为堂堂正道。”

“张老大人……”

“好了。”张鹤鸣不急不躁地打断了黄石急迫的辩解,语重心长地教诲道:“黄帅,不是本兵倚老卖老。实在是黄帅你还太年轻了,年轻人就是有些轻浮。唉。黄帅你就是怨恨老夫也好,这兵凶战危,实在是操切不得。”

黄石鼓了鼓嘴,终于一躬到地:“多谢张老大人指点,令末将茅塞顿开。”

……

天启七年七月,明廷一个御史弹劾袁崇焕“前不救朝鲜、后不救锦州,顿兵不战、暮气难鼓”,内阁亦认为袁崇焕“不救锦州为暮气”,袁崇焕因此请辞去辽东巡抚一职。天启下令停止继续追究袁崇焕任上的责任,按告老还乡例,赏给袁崇焕作为兵部侍郎地那份退休费,宁锦战役的余波就这样不引人注目地平息了。

随后大明兵部尚书阎鸣泰开始亲自过问辽事,阎鸣泰立刻分遣使者安抚蒙古各部,向他们保证大明绝不会与后金议和。

得到大明再三保证后,蒙古各部终于还是选择相信大明地一贯国策,喀喇沁蒙古本已经与后金公然结盟,并交换了誓书。但得到阎鸣泰的保证后,遣使向皇太极宣布盟约作废,并随即和巴彦蒙古一起出兵攻打辽北和科尔沁蒙古,后金平静了仅仅六个月的北线终于再次掀起战火。

……

八月五日,磐石营和选锋营都抵达贵阳,同时长江航运还把福宁镇一个多月前生产出来的军器运送来一些。

黄石从箱子里捡起了一个金属筒,刷地一下把它拉长,然后闭上一只眼,把金属筒放在另一只眼前,双手扶着它轻轻地调节着金属筒地长短,同时缓缓转动身体,把周围的景物尽数收入眼中。

“很好。”黄石把金属筒从眼前拿了下来,把它交给了一边的贺定远,同时让贾明河等人也都从箱子中拿起一个:“这个东西叫望远镜。

黄石一个个手把手地教他们使用望远镜,让手下们试着用它看周围的景物:“如果感觉看不清,就轻轻地把它拉长或是缩短一点,直到看清你要看清的东西为止。”

贺定远微微张着嘴,把左眼闭得紧紧地,一声不出地看着望远镜。看了一会儿,贺定远突然伸出右手往前面的空中猛地抓了一把……毫无疑问,贺定远这一把抓了个空。贺定远另一只手放下望远镜之后,又低头看了看自己抓空的那只手,那只手此时仍握紧成拳悬在半空中:“真地就像是在眼前一样啊。那群山、树木还有小鸟。仿佛触手可及啊。”

其他几个人也都先后放下了望远镜,他们的脸上也都满是惊奇之色。选锋营的营副蒲观水率先开口道:“大帅,此物真乃军国利器啊,足可抵探马数百!”

“就是,末将也这么看。”贾明河说着又举起望远镜看了看,一边看一边啧啧称赞道:“往日要是这么远的距离,树林、草丛里有没有人根本看不见,而探马走近了,贼兵可能又会缩到草丛中去,一个不小心就发现不了。现在有了此物,敌兵根本就无所遁形嘛。”

“嗯,除非他们一直在草里躲着,不过那样他们就什么也看不到了。”贺定远听贾明河这么一说也把望远镜又举了起来,他看了看树林后又调头去看自己的军旗:“大帅,有了这个望远镜后。我军地旗语也可及数里之外了,确实是好东西啊。”

“好了,把望远镜先都放回到箱子里面去。”黄石一声令下,他的部下们就把手中的装备都放了回去。这次福宁镇一共给黄石运来了十具望远镜。黄石一时还没有想好怎么分配这些珍贵的物资,但有一具的用途是毫无疑问地。

这次后方除了送来望远镜外,黄石还收到了其他一批箱子,不过现在他急着去办事,所以只有等回来以后再打开了。

前天选锋营到达后张鹤鸣又召开过一次三驾马车会议,但他还是想把黄石的三个营集中在贵阳以策万全。据张鹤鸣所说。随着黄石的到来,威清前方的叛军又增加了,因此贵阳地压力又变大了,黄石这样的猛将自然还是要留在贵阳以备敌袭。

可是在黄石看来,这根本就是对手因为自己大军到来,受到刺激而做出的应激行为。所以他再次提出要奇袭赤水卫,趁叛军的注意力被吸引在南北两翼时把他们从中一举切开。

上次会议时由于黄石的再三要求,张鹤鸣似乎也稍微有些心动。就建议召集明军主要将领对此进行讨论,但黄石坚决反对这个主意。云集于西南的明军中有太多地土司将领了。黄石对他们的忠诚一直持怀疑态度,过去作战中屡次出现土司军临阵倒戈现象,暗地里给安邦彦通风报信的人黄石相信也不在少数。

黄石把公务忙完后又来拜访张鹤鸣尚书,手里还拎着一支质量最好的望远镜。这个礼物看起来很不错,张鹤鸣对望远镜这个东西也是爱不释手,站在院子里兴致勃勃地看了又看,把黄石晾在了一边好久。

张鹤鸣放下了望远镜后发出了一声真诚的感叹:“红夷还是有不少好东西地,很值得我们大明学习。”

接着张老头低头把手里的望远镜摆弄了一番,突然抬头急切地问道:“这是黄帅从红夷那里买来的,还是我们自产的?”

“回张老大人话,是末将……”黄石简要介绍了一下德斯蒙这个人,告诉张鹤鸣这个荷兰人已经加入了大明军籍,而且他在福宁镇也就是一个技术指导,这望远镜从镜片到外壳都是福宁镇的工匠制造出来的。

“很好,此等军国利器,终归不能控于红夷之手。以老夫之见,这望远镜应该在大明各个军镇推广,等两京工部和各个军镇都能制造它以后,这望远镜才真正是我们大明的军器。”

张鹤鸣沉吟了一下,又补充道:“黄帅,老夫见过红夷大炮,那个东西也是威力惊人。你身为闽帅,平时要多派人去刺探红夷,看看他们还有什么好东西,我们或买或学,总之都要变成我大明的才好。”

“回张老大人话,末将的军镇中已经招募了好几个泰西人了,除了这望远镜,还有铸炮师傅,制造红夷大炮的技巧,福宁镇也知道了一些……”一旦开战迟早会被张鹤鸣发觉,所以黄石也没有必要避讳,就把邓肯等人的情况也说了说。

张鹤鸣捻须而笑:“取长补短,自古就是上上之策。蛮夷于我华夏。也多有攻玉之效。黄帅毕生与蛮夷作战,能有如此胸襟实在了不起,老夫深感欣慰。”

“张老大人谬赞了。”

黄石谦虚过后,两个人之间一时出现了段冷场,张鹤鸣又上下打量了黄石几眼,然后自顾自地走向后院的凉亭:“黄帅请跟老夫来,老夫有些心里话想和黄帅一叙。”

等四周无人后,张鹤鸣就淡淡地问道:“黄帅以为王化贞如何?”

黄石一愣,跟着就俯首道:“张老大人。末将是国家大臣,如果这问题是张老大人以兵部尚书的身份相询,末将自当直言;但若张老大人是私下问话,末将曾身受王公之恩,不愿意言其之非。”

张鹤鸣听了后连连点头,好久后才轻声叹息道:“说得好啊。”接着张鹤鸣突然又提高了声调:“那黄帅以为孙承宗如何?”

黄石又是俯身拱手,沉声回答道:“回张老大人。孙阁老胸襟广阔,乃真君子、大丈夫也,末将亦曾受孙阁老知遇之恩,此事不敢一日或忘。”

张鹤鸣听了后微微一笑。似乎黄石的回答完全在他的预料中,张鹤鸣抬起官服坐在了凉亭地长椅上,同时把袖子一抚:“黄石你坐。”

“谢张老大人。”

“以后你我私下见面,大人二字就不用再提了。”

“多谢张老。”

等黄石坐下后,张鹤鸣语气平淡地说道:“王化贞本是个人才,可惜误入歧途。唉,实在令人痛心。嗯,也是熊廷弼害了他,那个熊廷弼,真是死有余辜!”

当年广宁惨败案张鹤鸣就是主审官,黄石正考虑怎么应声时,张鹤鸣却只是一顿,就又讲道:“当年是老夫我举荐地王化贞。他虽然有负国家所托,但一颗为国的心确是好的。他提拔了你和毛帅,就足以证明这点。”

“张老说得是。”黄石低头小声答应了一句。

“孙承宗也是老夫举荐的,黄石——”张鹤鸣沉声叫了一声,黄石也闻声抬起头来,张鹤鸣正严肃地看了过来:“黄石你是我们东林的人!”

“张老说得是,末将当然是东林的人。”

“老夫已经注意你很久了,你和毛帅都能不忘本,坚决不给魏阉立祠,这就很好,说明你生性纯良,忠义双全。”张鹤鸣当然是绝对不给魏忠贤立生祠的,而且他还尽可能地阻止周围的人给魏忠贤立祠。对于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子,魏忠贤手里既没有什么把柄,也觉得无必要和一个半截入土的老家伙死磕,就由他去了。

“南京铸币冤案,阉竖又想趁机陷害忠良,虽然老夫誓死和他们周旋,但也有势单力孤之感。当时黄石你能挺身而出,也让老夫很感动。”

“张老真的是过奖了。”黄石听得额头上都要冒汗了。为不立魏忠贤生祠夸奖自己他觉得还算靠谱,而南京铸币案从头到尾就不是什么冤案。东林党的那些钱币导致了大范围的南方百姓拒收,严重打击了国家的信用,而且那些钱黄石也都见过,质量真是恶劣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

记得当时柳清扬就对黄石评价道:这种“真”钱倒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如果任由东林党铸造下去,那一定可以让制造伪币的人统统破产,彻底消灭大明的所有假钱。而张鹤鸣所谓的“誓死周旋”除了能说明他是一个死硬到底地老牌东林党棍外,什么别的也说明不了。

其实黄石和柳清扬都有所不知,历史上等东林党重新掌权后,崇祯一朝的钱币就是大明有史以来最差的一批,铸造的铜钱号称比铅还黑、比纸还薄。在连续的严重拒收事件发生后,东林党还采用国家暴力机构逼商人认购“真”钱,以致当时一听说朝廷又铸钱了,两京的商人就会蜂拥逃出城去,直到风声过去后再回来经营买卖。

“黄石你立功心切,老夫是很理解的,但兵法有云:骄兵必败。老夫不让你出战,也是对你的一片爱护之心。”

“张老说得是。”

“兵法有云:士卒孰练?庙算孰多?吾由此而知胜负矣。黄石你的兵练的很好,但过于心浮气躁,所以这庙算一层,老夫定要再算、三算!”

“张老高见。”

“兵法有云: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不动如山,动如雷霆!所以黄石你一定要沉住气,不要莽撞从事。”

“张老……”

“兵法有云:……”

“张……”

教育了黄石一番后,张鹤鸣又深吸了一口气:“黄石,你若能答应老夫三件事,老夫就放你出击。”

黄石精神一振,连忙抬头道:“张老请讲。”

张鹤鸣伸出了一根手指:“第一,出兵后,不可饮酒,你能否。”

黄石先是低头沉思了一下,接着才抬头大笑道:“张老放心,末将能做到!”

又是一根手指:“第二,不可贪功冒进,凡事三思而后行,你能否。”

“末将能!”黄石毫不犹豫地点头应是。

张鹤鸣把第三根手指也举了起来:“最后一条你一定要仔细听老夫说。老夫要你先到播州安营扎寨,深根固本,先为不可胜在己;然后多方侦探,务必要确认敌军没有防备后才可出动,这叫后为可胜在敌,你可能做到?”

“张老高见,末将定当如此行事。”黄石严肃地一口应承了下来。

张鹤鸣捻须良久似乎还有些不放心,于是就再次补充道:“兵法云,人死不可以复生,国亡不可以复存。黄石你若听老夫之言,必能万无一失,切切。”

黄石起身向着张鹤鸣深深一躬,双手抱拳朗声说道:“张老的金玉良言,末将一定牢记在心,等末将到了播州后,一定先侦查,再侦查,反复确认敌军确实无备后,再出兵赤水卫。”

“好,”张鹤鸣大喝一声,跟着就抚须微笑道:“如此你就可以去了……但若敌无隙可乘,黄石你切不可冒进。”

“末将遵命。”总算从张鹤鸣无穷无尽的啰嗦中脱身出来了,黄石真感到呼吸都畅快了几分。

从张鹤鸣那里告辞出来以后,黄石就一路小跑回自己的营地,跟着就立刻召集了部下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张鹤鸣会在接到黄石的进一步报告后考虑调派其他明军的问题。黄石现在能指挥的除了自己的嫡系外,张鹤鸣又从贵阳城里抽出了两个营交给他指挥。

“兵贵神速,贾明河和选锋营继续休息,我今晚就率领救火营、磐石两营和贵阳四千官军去播州建筑大营,同时向吴公公请求调拨粮草。等第一批粮草到位后,贺定远立刻帅磐石营渡过赤水,向赤水卫做大规模火力侦察。”

万仞指峰能担否第51节激励

分配好任务后,黄石就把高级军官们又都召集到一起。他亲手打开了放在那箱望远镜旁的另一个木箱子。箱子里面塞得满满的全是稻草,黄石从中翻出了一个布包,再从里面取出了一个黄澄澄的小圆盘,一松手就它就朝地面掉了下去,直到被一根亮闪闪的链子拽住。

黄石举着它给周围的部下们展示了一圈,同时说道:“这东西叫怀表,也是福宁镇军工司刚刚生产出来的高级军器。”黄石一边介绍这个东西的用途,一边告诉部下如何看表、上发条和对表。

整整二十块怀表,除了黄石自己留了一块外,他还发给了各营的高级军官和宪兵队头子几块,剩下的统统交给了欧阳欣的工兵队。黄石教会了他们如何使用怀表,有了这个东西后,军队的分进合击就会容易控制、配合,而且军事计划也可以制定得更加仔细。

除了怀表和望远镜以外,福宁镇的军工司还送来了两种其它的新式工兵用军器:带玻璃蒙子的指南针和带刻度的水泡水平仪。玻璃这种重要的军用物资被生产出来后,黄石挖空心思地回忆了这几种简单仪器出来,他毫不怀疑这些东西会为军队带来很大益处。

除了这些小玩意外,福宁军还通过长江航运发来了五百箱军用物资,其中包括几百件工兵铲和工兵锨、大批的铁制榔头、灵巧锋利的短柄手斧、整箱的铁钉、钢制的锯条和配套的锯弓等。这些物资都是刚刚扩大的福宁镇军工司制造出来的,为了满足黄石需要的各种物资,现在鲍博文已经把八成地人力都投入到这些工具的生产上了。

鲍博文还随着这批物资附上一封信,说明铠甲的生产已经慢下来了,福宁镇军工司的产能将持续向工具方面转移。根据黄石出发前的命令,一旦条件许可后,福宁镇应该尝试制造金属齿轮,以取代现在水车使用的木制齿轮。鲍博文报告说:这个工程已经启动了。而且福宁镇军工司还生产了第一批金属滑轮组。他将在三天内把这些货物给黄石发来贵阳。

如果没有在路上耽误的话,黄石知道他收到金属工兵装卸滑轮也就是几天内的事情了。现在欧阳欣的工兵队用的还是简陋地木制滑轮,无论是安全系数还是工作效率都远远不能和金属滑轮组相比。看起来随着工具生产能力的飞速提高,很快工兵的效率就会比以前提高数倍。

天启七年八月四日,福宁军救火营和磐石营急速从贵阳出发,向北沿着官道往二百里外的播州疾行。这一路上,沿途都有地方兵站负责补给物资,而辎重也由沿途驿站、官府和军队运送,因此黄石下令全军强行军。连续三天行军六十里,于第四天下午也就是八月八日抵达播州明军大营。

进入播州后黄石立刻接管了这里的驻防明军,下令动员附近的所有人力扩建播州大营,同时全力寻找、集中熟悉赤水河附近地形的向导。播州本身被湘江所环绕,周围还有仁江、洪江、落闽水等诸多河流,八日黄石立足未稳,第一批辎重就已经从水道运来了。

八月九日。动员起来地人力就离开播州向赤水河方向而行。而黄石手下的两个营则开始休息。沿途崖门关、落蒙关、楼山关等地的驻军也被黄石一起派了出去,他选定的下一个前进据点是永镇驿,此地距离赤水河只有四十里。

八月十日,有一批辎重抵达播州明军大营。磐石营的两队士兵和工兵队在上午作为先遣队出发,踏入大楼山山区。

十日下午,又有两队磐石营官兵整装出发,跟随着先遣队的脚步向赤水河流域进发。

十日夜,明军播州大营。

“明日贺游击将率领磐石营主力出发。通过大楼山区前往永镇大营。你们也会和他们一起出发,不过你们的目标不是永镇,而是沿桐梓河而行,一直北出大楼山,直抵二郎坝。”

黄石给救火营的队官张承业交代任务,今天张承业会带领本队人马和救火营工兵队在拂晓时分出发,他们的目标是占领大楼山山区北方桐梓河上的二郎坝,并在那里建立坚固地防御阵地。

“桐梓河对我军能否顺利补给永镇大营至为重要。张千总你来看看地图。”黄石一向喜欢对部属讲解战略形势,因为他认为让部下充分了解他们的作战意义。对提高他们的荣誉感和使命感非常有益。

黄石把张承业叫到了地图边上,给他看从播州到永镇之间的地形:“从我们的播州大营到永镇大营之间的道路长达一百六十里,而且要横跨整个大楼山山区,所以多是山路,如果我们依靠这条道路补给永镇大营的话,那就需要很多的人力,会大大影响到我们的行军速度。”

接着黄石又指了指落闽水,对张承业说道:“张千总,落闽水和桐梓河之间只有三十余里的陆路,本帅打算利用落闽水和桐梓河来补给永镇大营。将来战线稳定之后,我们甚至可能从贵阳直接通过落闽水运送粮草物资,不通过播州那里就直达永镇大营,所以我军要想在永镇大营集结部队和辎重,就必须保证桐梓河一直牢牢地掌握在我军手中。”

二郎坝位于桐梓河和赤水河的交汇处,这两条河流形成了凸出河套就像是一道天然的护城河,把永镇大营包裹在里面。黄石点着二郎坝对张承业强调说:“此地也掩护着永镇的侧翼,它把永宁地区和永镇地区隔绝开来,只要二郎坝在我军手中,永镇大营就不必担心会受到来自北方或是西方的攻击。而且此地除了能保护整个桐梓河运输畅通无阻外,也是赤水河的北方入口,守住了这里,赤水河就已经落入我军手中一半了,将来我军才可能通过赤水河,把辎重补给从永镇运输向赤水卫。你都听明白了么?”

“听明白了,大帅。”张承业铿锵有力地回答道,他又凝视了一会儿地图,突然提问道:“大帅,卑职有疑问。”

“张千总你说。”

“大帅,卑职觉得既然这个二郎坝如此重要,为什么不多派兵马前往,而只是用卑职的一个步队去?”

“问得好!”黄石赞了一句,带着鼓励的意味反问道:“张千总认为应该派多少兵力去才好?”

张承业盯着地图又看了一会儿,就流利的把心中的想法一口气说了出来:“大帅。卑职以为应该出动至少五个部队前进到二郎坝,这样不但可以牢牢地保护好整个桐梓河和赤水河,而且还可以牵制住永宁贼兵的异动。等我军占领赤水卫后,我军还可以从二郎坝出兵攻击蔺州,这样如果贼兵从永宁地区南下攻击赤水卫,我们就可以从蔺州出击,狠狠地打在他们的后背上。”

黄石击节笑道:“张千总说地正合吾意。现在桐梓河要给永镇大营提供补给,所以暂时无法在二郎坝维持太多的兵力。但等永镇那里的事情一了,本帅就会亲自率领整个救火营前往二郎坝,寻机越过赤水攻击蔺州。这样永宁贼就只能坐看赤水为我所有,否则他们南下救援赤水卫时,就会落入我军的罗网。”

“大帅英明。”

“哈哈,所以张千总你肩上的担子很重啊,能不能顺利占领二郎坝并巩固之,既关系到永镇大营能不能得到补给。也关系到将来我们能不能从永镇前往出击赤水,最后还关系到能不能在普氏所、摩尼所之间网住永宁贼的主力。可以说张千总你这一队人虽然人数少,却决定了我军此战的胜败。”

“是,大帅,卑职明白了,卑职一定不负大帅所命。”

……

天启七年八月十二日,铁山附近,东江军海港营垒。

白有才和孙家三兄弟正在修筑新的堡墙。上次的朝鲜之战的时候孙家兄弟和白有才都跟着毛文龙进攻镇江去了,而白爷爷则因为岁数大而留在了家里。白有才离开时他爷爷正在掏田鼠窝。所以当白有才最后一次告别时,正专心致志挖田鼠的老爷子连头也没有抬,只是随口应了一声。

结果这一声就成为了永别,现在白有才在这世上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同样失去了一个亲人的孙家兄弟就把他接纳进了自己的家庭。正好白有才的年纪和孙家老三相仿佛,现在孙家老四也渐渐地喊他“三哥”而不是“白三哥”了。

从铁山到昌城,东江军和后金军一直还在交战,虽然朝鲜承诺不让东江军下海种地,但实际上朝鲜也根本无力阻止东江军的军事行动。不过现在后金军已经占据了义州,把明军战线深深地压得歪曲了进去,而且还屡次试图切断铁山到朔州的交通线。

孙家兄弟正在砍掉树木上的枝杈,而白有才拿了一把大梳子,把和好的稀泥浆仔细地涂抹到木棍上,等这些木棍晾干了以后,他们就会被用来修筑城墙,铁山堡和附近的东江军堡垒都是用这种材料修筑起来的。

午饭又是野菜和杂粮饼,不过白有才和孙家兄弟都吃得很香。白有才盘腿坐下以后,在吃之前先把肮脏的上衣脱了下来,然后把它垫在了自己的腿上,等白有才小心地吃完了面饼以后,又睁大眼睛在那块布上寻找起来,把掉在衣服上的面渣都捡了起来。

“看,又来船了。”孙家老二的声音从耳边响起,白有才此时也完成了对衣服上残渣的搜索,他回头看着缓缓驶入海港的粮船,口中不禁吞咽了一大口唾液。

白有才和孙家兄弟返回去工作了,根据他们的经验,过不了一会儿后,港口营垒的大门就会打开了,一队全副武装的东江官兵会率先出来开道,他们身后还会跟着一辆辆装满粮食的手推车。不过白有才他们都知道,这些粮食绝不是给他们吃的,而是要送去朔州,然后补给宽甸东江军的。

自从后金军占领义州以来,鸭绿江天险就已经是东江军和后金军各据一半。所以朝鲜境内也不能完全放心了。这些负责保卫粮车的东江军都会发给双份的口粮。因为从铁山到朔州的这一路上,运粮队经常会遭到后金军的攻击。这些日子里为了保持向朔州粮道的畅通,东江军已经在这条路上付出了数百人的性命。

不过虽然补给朔州很艰苦,但毛文龙却固执地不肯放弃宽甸地区,正如义州是后金在鸭绿江南的桥头堡一样,宽甸也是东江军在江北的出击基地。如果放弃了宽甸的话,那鸭绿江天险就会成为后金军单方面所有,东江军在辽东就会陷入彻底的被动挨打局面。而只要宽甸还在东江军手中,后金方面就必须围绕它部署大量的兵力与陈继盛对峙。这也对东江军本部起到了非常有力牵制作用。

不过这次白有才他们显然猜错了。

船只停靠了没有多久,港口营垒里就响起了如雷鸣般的欢呼声,等大门徐徐打开后,在堡垒周围的东江军士兵们纷纷愕然站起,看着东江总兵官、还有他的大旗从港堡大门下昂然而出。

“毛大帅!”

“是毛大帅啊!”

白有才扔下手中的泥筒,口中呼喊着一跃而起,向着毛文龙的方向跑过去。奔跑过程中,白有才超过了一些人,也被身后一些跑得更快的人追上。他气喘吁吁地跑到了道路边,贪婪地看着那面火红的旗帜。和周围的千百人一起发出了狂热地呐喊声:

“毛大帅,可是要反攻辽东么?”

“可是要反攻辽东么?”

……

从港口道铁山东江军大营这一路上,毛文龙不停地向部下官兵进行解释。幸好,那一张张又黑又瘦的脸上并没有显露出太多的失望。这次毛文龙只是来进行战区巡查的,东江官兵们搞清楚这一点后。就纷纷回头去努力工作了,他们都用行动向他们的最高长官表示:他们不但没有丧失信心,反倒因为这一次挫折和新的仇恨而变得更加士气高涨。

铁山等堡的东江军军官也都充满了斗志,七年前毛文龙带着二百人来到朝鲜龙川的时候,后金政权正如旭日东升,充满了不可战胜的威慑力,而辽东明军并无立锥之地。但七年下来,东江军已经扩展到军民数十万之众,占地上千里,成为了一支不可轻视的实力。

朝鲜战役之后。每次毛文龙激励他部下的士气时,都得到众人积极的响应,虽然东江镇现在遇到了一个低谷,不过大家都相信这也只是一个低谷而已。比如上次在海州找黄石要了一堆工兵器械的潘参将,他这次只身从义州逃了出来,也算是大难不死了。

当毛文龙在铁山堡询问潘参将对战局的看法时,这个众人嘴中的潘傻子又呵呵地笑了起来,他战意昂然地对毛文龙说道:“再艰苦,难道还有大帅当年艰苦吗?大帅当年才二百人而已,鞑子都不能消灭我们东江军,难道现在他们反倒能了吗?”

黄石已经通过商人向毛文龙提出要购买大木头了。如果军镇进行私下交易的话,那是大明官场的大忌,不过现在中间有商人转手,那就可能会好一些了。黄石和毛文龙的关系本来很密切,现在借助商人做障眼法或许不会被人抓住把柄。对毛文龙来说,不出木头白拿黄石的钱那是绝对不可以的,所以毛文龙此行一方面是鼓舞朝鲜东江军的士气,一边也是看看怎么把长白山的大木头转运到铁山来。

……

八月十四日,四川,播州明军大营。

前些天和救火营同时出发的贵阳本地明军才刚刚到达,而十日才从贵阳启程的选锋营,昨天就在贾明河的率领下抵达了播州大营。

黄石现在全身披挂,他即将启程前往永镇大营。从播州到永镇的路上明军已经设立了临时驿站,并安排了少量驿马,黄石和几个卫兵一路换马,估计两天内就能抵达永镇大营。

选锋营抵达播州后,救火营的最后几队兵也就没有必要在留在这里了,他们把防务移交给选锋营后会立刻启程前往二郎坝。

黄石视察过永镇大营后也要前往二郎坝的,以目前这种通讯手段。再往后的战争进展就不是他能实时操控的了。所以临走前黄石只能大略地给贾明河交代战略要点,他拿着马鞭点着墙上的地图道:

“贾兄弟,如果不出现意外的话,贺游击肯定会在四天内向赤水卫方向进攻。我估计贼军现在还没有摸清我军的动向,等他们反应过来最快也要到八月二十日,所以他们不可能来得及增援赤水卫了。到这个月底,永宁的贼军就可能会反攻赤水卫。”

看到贾明河似乎有些怀疑,黄石就停下话头示意他可以发问,贾明河立刻指着地图问道:“大人。永宁贼虽然靠赤水卫较近,但末将以为,他们可能会和水西贼首先联系,然后再两面夹攻我军。”

“是的,如果贼兵知道我军的战斗力,那他们就应该这么做,但贼兵不知道。所以他们很可能认为一支孤军深入的数千官兵没有什么了不起。而且,我军一旦控制赤水河,奢崇明、安邦彦两贼就被一分为二,而且再也没有了辗转腾挪的余地。这两贼颇为狡诈。绝不会看不到这一点的。兵贵神速,我猜奢崇明会在第一时间把他的数万主力全部掉来向南方,猛攻赤水卫,力求把我军的孤军一举吃掉。”

贾明河又想了一想,点头道:“大帅所言甚是,不过就算奢崇明敢来。我们也不怕,巩固了赤水卫,这两贼也就死定了。”

“呵呵,如果他们真的智不及此,我们也就有了足够地优势了。”黄石轻笑了两声,贾明河显然对叛军的战斗力没有放在心上,所以觉得对方不敢来强攻一个营的福宁军。不过黄石想奢崇明、安邦彦既然敢举起叛旗,那他们一定还是对自己的军力很有信心的。

“在贺游击沿赤水河进攻赤水卫时。我会到二郎坝指挥救火营向蔺州进攻,等奢崇明主力出现在赤水卫以北时。我就用磐石营做铁砧,救火营为铁锤,把奢崇明的精锐聚歼在普氏所到摩尼所之间。”

如果奢崇明不能及时赶到,那贺定远的城防就有更多的时间加固,如果奢崇明狂奔而来,那黄石估计他也不会有太多辎重,一旦惨败就会变得不可收拾:“奢崇明大概会在十天后赶来,水西、永宁二贼唇齿相依,安邦彦距离虽远,但十五到二十天内也会拼死赶来,指望全歼我军,恢复内线作战的态势。”

“大帅说得是。”

“所以你要在贺游击离开永镇大营后接替那里的防守,保证救火、磐石两营补给线的畅通无阻。”

“遵命,大帅放心。”

“然后其他的各路明军也会陆续赶来,等他们抵达后,贵阳的这两营明军应该也到达永镇大营了。你就率领选锋营沿赤水河南岸西行,若是安邦彦不渡过赤水河则罢,若是他渡过了,你就要切断他的退路,把水西贼堵在赤水河北岸。这次选锋营是铁砧,而救火、磐石两营会是铁锤,把安邦彦也一举歼灭在这里。”

“遵命,大帅。”

虽然黄石很相信贾明河的忠诚,不过激励部下的工作是怎么做也不嫌多的,黄石听到贾明河恭敬而且谨慎的回答后,就把马鞭扔到了一边,郑重其事地冲贾明河拱手一礼,把后者吓得连忙跳开:“大帅,末将一定会尽到自己本份的,这个可不敢当。”

黄石直起身看着贾明河,一脸的肃穆:“贾兄弟,赤水卫乃贼之所必救,本帅断定安邦彦会全力来救。这安家从汉朝开始到今天,盘踞水西已经有两千年了,真真根深蒂固之贼,党羽恐有数万之众。如果我们要去水西老巢剿灭这些盗匪,那恐怕就要付出成千上万弟兄的性命,因此我非常希望能在赤水卫全歼这股贼兵。”

贾明河听得也是一脸肃然,他以前很少见到黄石用这样郑重其事的语气和自己说话。只听黄石又继续说了下去:“兵法有云:归师勿遏。这次安邦彦如果真的被贾兄弟堵在了赤水河北,他们肯定会拼死一搏,以求杀回老巢去的,所以我知道贾兄弟这次的担子很重、非常重,但我还是不得不把它交给贾兄弟。这次你全权负责的只是我福宁军地左翼,但其重要意义却不仅仅于此。而是关乎到几千、甚者上万弟兄地性命。”

贾明河愣了片刻。接着就一撩披风,单膝跪倒在地,俯首抱拳大叫道:“大帅言重了,若安邦彦真的赶来了,末将誓死也要把他堵在河北,以待大帅剿灭之。”

顿了一顿以后,贾明河突然把声音又提高了一个八度,慷慨激昂地说道:“大帅尽管放心,只要有选锋营在。大帅的左翼就安如泰山。”

“好!”黄石双手把贾明河扶了起来:“我对此深信不疑。”

……

八月十六日,明军永镇大营。

这里一个月前还不过是一个普通的驿站兼侦查岗哨,两年来这里也一直很平静,但现在像是一个轰轰作响的大蜂巢,除了磐石营全营五千官兵以外,还有数千辅兵正在永镇大营周围忙碌。川流不息地运送刚刚从桐梓河运来的物资。

磐石营的工兵队不仅早已经在桐梓河上修好了一个简易码头,昨天赤水河的工兵先遣队又传回来报告,赤水河上的码头两天前也宣告完工,工兵队正在抓紧时间扎竹筏。并开始安置沿河纤绳。

“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很顺利。”参谋长金求德一开始就跟贺定远一起来到了永镇大营,这两天大批参谋军官一直在计算赤水河的运输能力,以及建立一个以永镇大营为中心地、四通八达的驿站联络网:“暂时驿马是足够了,但在战役全面展开前,我们还需要再从贵州调拨三百匹驿马。以便建立更大范围的指挥网络。”

黄石仔细看了看金求德的计划,询问道:“你是建议把老营设立在永镇这里么?”

“是的,永镇地区目前看起来还算安全,等救火营和选锋营两翼张开后,这里就会变得更加安全,所以末将认为不必再建设播州大营了,所有从贵阳来的援军和补给,都应该尽可能集中到永镇这里来。”

“那就按你说得做吧。”

“遵命。大帅。”

黄石把自己的将印留给了金求德,以便他统一指挥即将到来的贵州援军。黄石并没有给金求德什么太死板的命令。金求德最重要的工作不是协调作战,而是负责运输补给,以现有的通讯手段来看,协调方圆百里内的军队作战无异于天方夜谭。

“看来我们是来对了,水西、永宁两支贼寇根本没有想到我军的移动速度有这么快,虽然我们是外线机动,但还是远远跑在了他们前面。”黄石已经看过了金求德等参谋军官作出的分析,水西和永宁怎么也要在四、五天后才能判断清楚明军的进攻规模和方向,等他们完成集结并发动反扑时,最快也要到这个月的月底了。

金求德对第一步攻势也很有信心:“据永镇驿的常年老兵说,赤水卫一带只有数百叛军,大部分估计都是老弱,甚至还有妇女,根本不可能有什么精锐部队,只能凭借险要抗拒一下罢了。我们可以沿河运输磐石营的六磅炮,拿下赤水卫看起来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唯一的问题就在于路不好走,相对于贼兵来说,这段路程倒是我们更大的麻烦。”

“也只是麻烦而已。”黄石对此持不屑一顾的态度,他冷冷地说道:“没有坚定的保卫者,天堑也是通途;有坚定保卫者的地方,通途也是天堑。”

“大帅说得是。”

……

十六日下午,赤水河畔,磐石营行营。

“赤水卫!”

向贺定远最后交代任务的时候,黄石把马鞭狠狠地抽在了地图上,随着“刺拉”一声,那张地图就被黄石捅了一个洞出来。黄石扭过头,手臂仍笔直地指向地图,看着贺定远的双眼大声说道:

“这个进攻会一举决定西南平叛战役的胜负,贼寇不是在赤水卫这个磨盘里被彻底磨干血肉,就是在老巢中坐以待毙。现在。整个西南四省都在为这次进攻挤出补给和辎重。整个西南四省的粮草、军队、马匹和协饷都在向这里运来,整个西南四省的文武、百姓……不,皇上、满朝的文武、天下的士子和百姓都屏住呼吸,看着这决定性地一击,而——”

黄石拿着马鞭的右臂仍保持不变,左臂抬起重重地指向了贺定远:“而这决定的一击,本帅把它交在你的手里了。”

“大帅……”贺定远激动得满脸通红,气吞山河地朝着黄石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吼声:“末将一定取下赤水卫,亲献于大帅帐下。”

“我对此深信不疑。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黄石看了看挂在墙上的大号地图,跟着又在永宁宣抚司的地方戳了一个洞出来,他又对贺定远说到:“贼兵必倾力来救赤水,本帅会亲帅救火营从贼兵背后杀出,和贺兄弟前后夹击,先把永宁贼聚歼于赤水卫城下,然后再调头南下,和贾兄弟一起迎战水面贼。

黄石凝神看着贺定远,缓缓的沉声说道:“如果赤水卫在,敌军就是瓮中之鳖,我军进可攻、退可守。如果赤水卫失守了,我们分成三路的福宁军就会被贼兵各个击破。贺兄弟,你手中不仅掌握着西南的胜负,也掌握着我福宁军三营一万五千官兵的性命。”

“大帅放心,末将人在城在……”

“不,赤水卫不能不在。本帅不会飞剑传书,一旦赤水卫失守,我福宁军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赤水卫不能不在!绝对不能不在!”

贺定远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高高地昂起头:“大帅,是末将失言了,莫说是数万贼兵,便是十万、二十万贼兵,也绝不可能从五千福宁军手中夺下城堡。大帅请尽管放心。末将定能把赤水卫守得犹如金汤铁桶一般。”

“好,那你准备一下。这就出发吧,”黄石掏出怀表看了一眼,现在是天启七年八月十六日,下午两点四十三分整,他在一张纸上记录下了这个数字,然后抬头对贺定远说道:“现在每一分、每一秒都很宝贵,都决定着此战胜利与否,决定着歼敌和伤亡的多少。”

在黄石的目光中,贺定远大步流星地走上了行营的棚台,下面密密麻麻站着磐石营全营五千名官兵,全场鸦雀无声,所有人都仰起脖子,看着高高在上的贺定远。

贺定远双腿稳稳站住,一手叉着腰,另一手高高举在半空中,目光炯炯地大喝道:“全军出发,向着赤水卫方向,进行——威力侦查。”

“威武!”

士兵齐声发出一声呐喊,霎时各种军乐器响起,磐石营随着鼓乐鱼贯迈出营门,沿着赤水河的两侧,向着一百里外的赤水卫水陆并进……

七日后,八月二十三日,明军永镇大营。

现在永镇大营变得比几天前更加热闹了,大营警戒范围已经扩大到了方圆二十里,几个方向上也都修起了简易了望台和烽火台。每一刻都有大队民夫在营门进出,他们臂拉肩扛,把大批的物资整包、整包地搬到大营内。

大营内,一个参谋军官正对金求德报告说:“今天又有一千辅兵、五十匹驮马和五十匹驿马到达,现在全营已经有一万五千辅兵、一千匹马了,根据贵阳方面的来信,十天内这个数字可能还会再翻一番。”

放下报告后,那个参谋军官又对金求德报告说:“大人,您上次写信请求吴大使加速运输物资,吴大使回信了。”

“吴大使怎么说?”

“回大人,吴大使说他已经把手里的每一个民夫、每一匹马、每一颗粮食、每一棵草和每一根钉子都发来永镇大营了;吴大使还说他已经扣住了其他所有方向上的明军物资,就差拆贵阳的民房了。”

金求德听着这夸张的说法,不禁放声大笑道:“哈哈,吴大使还是那个脾气。嗯,援军呢?”

“今天没有援军抵达。永镇大营除了选锋营外还是只有四千明军。不过张老大人已经下令附近的明军一律向播州移动,现在四川、贵州两省至少有四万明军接到命令了,估计有两万左右的明军已经在来这里的路上了。”

“嗯,这样大规模地军事调动不可能瞒过永宁、水西贼兵的耳目,而且张老大人的命令又是这么明确,他们也绝不会有所误判了,第一批增援赤水卫的贼兵也可能已经上路了。”金求德皱着眉头看了看地图,又挠了挠头道:“今天磐石营有消息么?”

昨天贺定远传回来的消息是已经赶到赤水卫脚下了,一路上敌兵的零星抵抗非常软弱,对五千明军来说根本不构成丝毫威胁,不过今天还没有消息传回来。

下午二点。

“金将军,金将军。”一个传令兵举着一张纸条冲了进来,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跑进来匆匆行过了一礼,就大声念起了贺定远的捷报……

一个小时后,选锋营就已经在营外集合完毕,贾明河穿着明晃晃的铠甲,迈着沉重地步伐缓缓地走上了永镇大营的高台。他右手奋力挥舞着贺定远的纸条,冲着聆听的官兵们简短地喊道:“贺将军已于前日清晨攻下赤水卫!”

“威武!”

贾明河先让士兵尽情欢呼了一番,然后伸出手臂往下按了按,顿时全场就恢复了一片沉静,贾明河鼓着腮帮子喊道:“全军听令,选锋营立刻出发,向阿落密所方向——展开威力侦查!”

……

八月二十四日,二郎坝。

明军的中央突破已经完成了,接下来就要看两翼的展开了。赤水河水运足以维持磐石营作高速攻击做战,等磐石营转入防御后,选锋营也可以使用一部分运输力维持部队机动力。但选锋营速度暂时快不起来,因为目前的主要运力还要让给赤水卫补给粮草和弹药,因为谁也不知道赤水河水运什么时候会被切断,也没人知道磐石营需要在包围状态下作战多久。

而救火营可以独享赤水河北端的水运能力,从二郎坝到蔺州,救火营还可以利用六十里的水运,从而把陆路运输距离缩短到只有六十里。现在除了救火营本部的辎重队外,二郎坝还集中了几千辅兵和七百匹马,在救火营工兵队颇有灵气的指导下,桐梓河每天在二郎坝卸下的补给量也在不断增加。

黄石安静地坐在椅子上,仔细地看完了驿马送来的军情,轻轻地吁了一口气,抬起头把一封早就写好的信交给了传令兵:“把这个送去贵阳,交给张老大人。”

“出发了,弟兄们。”张承业在二郎坝大营外大声喝道:“威力侦查,方向——蔺州。”

万仞指峰能担否第52节接触

天启七年八月二十二日,京师。

自从进入八月以后,皇帝的身体就一直不大好,这个宽厚地年轻人完全无力应对迫在眉睫的统治危机,所以就陷入了严重的抑郁症。

天启觉得罢免官员恐怕没有什么好处,毕竟上百年来,大明内阁的人选都是廷推,然后把名单呈奏给皇帝,一般天子只有许可不许可的权利。所以天启对内阁早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可是用强力改变这个现状又和他的性格不符,所以绝望的天启除了折磨自己也没有什么办法了。

太医诊断后就告诉皇后和魏忠贤他们:皇上这是心病,汤药恐怕没有什么用,最好能有些让皇帝开心的事情,这样身体就能慢慢好起来。

魏忠贤曾经建议皇帝去多打打木匠散心,但宁锦之战后天启就连打木匠都无法排解心中的烦忧了,所以也不想干了。魏忠贤又挖空心思编排了一些戏剧,让演员们在皇帝病榻前表演,天启带着微笑看过一遍后,对魏忠贤说:“太吵了,以后不要再带他们进来了。”

到了八月十五、六日的时候,天启曾经几次病得下不来床,随侍的太医和皇后一时都很担心,魏忠贤也在背后哭得双眼通红。皇帝体虚盗汗越来越厉害,他曾对询问情况的太医诉苦道:“每次想到国事,吾都难受得彻夜难眠,有时恍恍惚惚的几乎能睡着了,但总是猛地被惊醒,全身上下都是冷汗。”

幸好,皇帝的身体又有了一些好转,天启在八月二十日又恢复了一些食欲,也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几次,醒来后天启脸上也恢复了一些血色。他对衣不解带守在床边的皇后说道:“吾梦见黄帅又给吾送来报捷的奏疏了,吾又站在大明门上,面前全是欢呼的百姓。唉,吾真是有些等不及了。”

八月二十四日,从贵阳的三千里加急奏疏送到京师,魏忠贤又一次亲自捧着奏疏从司礼监跑到天启寝宫,张鹤鸣在奏疏中报告黄石已经抵达贵阳,对西南叛军的攻势也即将展开。天启此时本已经精神萎靡,听到后却犹如神助地从床上下来了。

核对过奏疏的日期后,天启心怀大畅,对周围地近侍大大称赞了一番黄石的行军速度。那天年轻的皇帝破天荒地连吃了两碗饭。还高兴地和皇后聊了好久。最后还惦记起了自己的木匠棚子,就专门打发几个小太监去好好照看,千万不要让工具被雨水淋到了。

……

二十五日,远在西南的贵阳。

张鹤鸣收到黄石的报告,在报告中黄石根本没说到自己曾经提出过一个直出赤水卫的计划来,好像他已经彻底把这件事情忘了。黄石从头到尾都在极力称颂张鹤鸣的高瞻远瞩,把整个计划说成仿佛是张鹤鸣的主意,而且把奇袭赤水卫说成是成功实现了张鹤鸣的妙计,拼命赞扬了一番。

另外黄石还着重强调了多亏张鹤鸣老大人的指点。尤其是他的先侦查后深入的思路,这个方法不但完美保存了把叛军一分为二的设想,更大大降低了受到伏击和反击的风险,正所谓“精益求精”是也。在磐石营无惊无险地侦查下了赤水卫以后,黄石对张鹤鸣的战略眼光更是感佩得五体投地,所以他说自己现在还在坚持张鹤鸣老大人的稳健作风,正谨慎地扩大着侦察搜索范围。

把张鹤鸣捧成天上少有、地上绝无之后,黄石又随信附上了现有的军事行动计划。这当然是另一封信了。在拿下赤水卫以后,赤水河的中段已经为明军所控制,中央突破阶段业已完成。目前明军自然就开始向两翼发展,一开始部署在侧翼地救火营和选锋营现在都开始侦查推进了,黄石请张鹤鸣老大人对这个计划加以指点。

张鹤鸣斟酌了一番,就又回信嘱咐黄石不要贪功、不要冒进等。待他写好回信、并且派人立即送出去以后。张鹤鸣就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得意了。他把自己的幕士、弟子都召集了起来。向他们大肆宣扬了一番黄石的来信——这么一个名震天下的武将,在给他张鹤鸣的信里语气却恭敬得有如一个小学生,诚惶诚恐地请他老人家给自己以指点。

“想熊廷弼那厮,当年还在背后骂老夫是‘草包’,哼,可笑不自量。他还说老夫和叶大学士的军略都来自于戏文和评书,只能拿出去对……拿去对婊子讲,哼,熊廷弼那厮真是斯文败类。”张鹤鸣这些年来一直不许别人提及自己和熊廷弼的那段恩怨。但现在他却主动拿了出来,而且还大谈特谈了一番。是非公道自在人心,他张鹤鸣根本不怕天下人评说。

在众人一片阿谀奉承声中,张鹤鸣意犹未尽,高高兴兴地把贵阳的百官也召集到府中,又重新说了一遍。从“分而治之”一直讲到“三思而后行”,张鹤鸣终于彻底把这份战略计划据为己有了。不过在最后他也高度夸赞了黄石的武勇,以及黄石的忠义。

据张鹤鸣所谈,这个计划他已经在心里酝酿很久了,但以前他老人家遍观西南众将,并没有找到一个能够执行这个掏心策略的猛将。直到这次黄石来了以后,张鹤鸣才总算找到了一个可以托付重任的人。最后张老大人给自己和黄石的配合定了调子:“老夫虽有满腹运筹,但非黄帅无人能成此大功!”

在众人皆拜服后,张鹤鸣也略微谈到了自己的一点忧虑,那就是在目前一片形势大好地情况下,黄石有可能头脑过热,所以张鹤鸣已经派人去劝黄石要谨慎从事、切莫贪功了:“兵法有言:‘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但老夫实在是有些担心,所以就急忙派人去追黄帅了,只要黄帅能把老夫这番话听进去,那赤水卫就是我军的掌中物了。”

……

天启七年九月九号。

正午,普氏所附近。

一对永宁宣抚司的兄弟正坐在地上吃饭,周围一百多人都是永宁的土民。他们正把普世所的粮食辛苦地运去摩尼所。自从上个月中旬得知明军奇袭赤水卫后,奢崇明就急忙调兵遣将,准备去增援赤水。

但随后得到的消息越来越不好,四川等地的细作纷纷报告,明军这次动员规模空前强大,短短二十天里就有数万明军收到向播州进发的严令,而且这次负责指挥的据说是明国第一名将黄石。这个人率领部队八十天疾行三千里来西南作战的故事更是传得四省尽人皆知。且不说这行军速度隐含的巨大威慑力,就说黄石此人如此来势汹汹,其锐气就可见一斑了。

在二十二日前后。奢崇明把大军勉强集结好后,赤水那里就传来了噩耗,数千明军如天兵空降一般地出现在了赤水卫,城堡转眼就失守了,而这个时候奢崇明派出地最早一批援军离赤水卫甚至还有快两天的路程。

对明军行动速度惊骇不已的同时,奢崇明按常理估计这支明军的实力会非常有限,他急忙率领所有的主力赶往赤水,一路上昼夜兼程总算是在二十八日赶到了摩尼所,到这里时奢崇明已经又接连得到了几份报告。

由于奢崇明反复说明过赤水卫是水西、永宁之间的重要交通线,地理位置怎么强调也不为过。所以奢崇明派去的援军立刻就尝试夺回赤水卫,但遭到了明军的迎头痛击。第一攻击只维持了不到一刻钟就全面溃散了,还付出了七十多人阵亡的代价。

二十七日,奢崇明先期派出的几支援军会合休整过一段时间后,再次向赤水卫发动了攻势,但这一次比上次溃败得还快。明军竟然已经把火炮调入了赤水卫,三千多叛军在转眼间就被击毙了二百七十余人,溃逃后又被打死了上百人。

连续的惨败让永宁叛军士气极为低下,不过他们倒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首先他们了解到进驻赤水卫的明军确实实力不强,大概也就是四、五千人的样子;其次他们注意到明军没有扩大纵深的欲望,似乎全部力量都在尽力维持赤水河补给线了。

奢崇明因此判断明军的补给能力已经到了极致,他们无法仅仅靠一条河维持更多的部队了。这倒也很合理,毕竟明军来得太快,很可能他们准备得并不充分。不过假以时日,明军肯定会制造更多的船来运输补给,到那时恐怕就不是几千人的问题了。

本着料敌从宽的原则,奢崇明暂且估算赤水卫有五千明军。那么,根据一般规律其中应该仅有二千左右的战兵。奢崇明认为这个数字他还是能对付的,所以就急忙向赤水卫凶猛的扑过来,同时侦骑四出,打算一举切断明军的赤水河补给线,然后再吃掉这支深入的明军。

无论是行军速度还是战斗力。这支明军都是奢崇明从来没有见过的精锐,所以他认为这必然是本次明军攻势的主心骨。所以他打算抛开一切杂念,首先吃掉这支核心明军,从而在战略和士气两个方面给明军以严重挫败。

三万多永宁宣抚司的野战精锐都云集到摩尼所去了,而剩下的土民就被集结起来,拼命地把储备的粮草从永宁通过普氏所搬到摩尼所去,这对兄弟也是日前被紧急征召起来的。

“哥哥,头人说只要这仗打赢了,就要放开婚嫁。”弟弟说话的时候,眼睛中满是憧憬。

云贵地区地土官都是世世代代地主子,一千年、两千年也不会有变化,而土民永远是土官的臣民。去年奢崇明的小儿子成年了,所以奢崇明就按照土司的传统禁止土民谈婚论嫁,直到他的小儿子挑选好妻妾为止。

对于这种行为,土民是不敢有丝毫反抗的。大明屡次试图在云贵地区实行改土归流,但都因为土司的集体抵制而失败。根据大明政府和地方土司的协议和惯例,事关土民的案子只能交给土官处理,不管土民到底遭到多大地委屈,大明的流官也无权过问。

大明建国初期,曾经有土民因为忍受不了凌辱,就逃向朝廷地流官治下,希望能得到庇护。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在云南地武力威慑力在不断降低,土官的胆子越来越大,稍遇不顺就兴兵闹事。所以最近百多年来,如果再遇到逃跑的土民的话,这些人最后还是会无一例外地被遣送给了他们的土官,因为大明的云南、贵州布政司已经没有了和土司大规模作战的勇气,而“改土归流”也成为了一句空话。

“是啊,你有什么心动的姑娘么?趁这个机会赶快娶回家吧。”哥哥感叹了一声。因为千年以来土官的绝对权威,这些土民结婚时。新娘子地新婚之夜是归土官所有的,永宁宣抚司自然也不例外,这兄弟二人中的哥哥当年就是受害者。

因为当地千百年来都是如此,这个哥哥也没有什么反抗的念头,再说他也无力做任何反抗。前几天奢崇明为了鼓舞士气,便宣布只要这次能打赢,不但不禁止婚嫁,他们父子几人还会放弃初夜权一年。

弟弟三口两口地塞下了食物,他心仪的姑娘还在家乡等着他呢,弟弟一想起自己的心上人就全身都充满了干劲:“好。不过首先是要打赢。”

“嗯,等我一下。”哥哥看着满脸带着笑容的弟弟,也囫囵吞咽着手里的食物,准备起身去搬运粮食。

站起身来以后,弟弟眯着眼看了路旁的林子一会儿,突然大声叫道:“哥,林子里好像有什么东西在闪光。”

“嗯?”哥哥满嘴塞的都是食物,他闻言回头看了一眼。不过因为蹲着也没有看到什么东西,他费劲地吞咽了几下,不过失败了,被噎住后,哥哥一边拼命敲打着自己的胸膛,一边在地上满地寻找装水的葫芦。

找到了水壶之后。哥哥急不可待地打开塞子。狠狠地灌了两口,等他再回头打算和弟弟说话时,他看见弟弟已经嘴张得大大的,吃惊地看着前方,连声音都发不出了。

哥哥环顾了一下,周围的人一个个也都呆若木鸡地看着东方的树林,接着又有一阵凌乱的响声从那个方向上传了过来,哥哥拿着葫芦站起身,斜着眼向林子那里撇了过去。

“佛爷啊。”

随着一声惊呼。水壶从松开的手指间滑落了下去,哥哥看着那片老林子。那据说是一片足有六十里宽的深山老林,树叶密得几乎能挡住日头,不是本地老猎户地话,进去后肯定会晕头转向,分不清南北。更不要说里面还有难以通行的沼泽,没有人喜欢通过这片山林从蔺州走来普世所,更不用说成百上千人了。

日光从树叶的间隙射入林中,把救火营甲队官兵身上的铁甲映得闪闪发光。刚才接到探子报告走到林边后,王启年就下令士兵最后一次休息,然后披上铁甲成纵队前进。虽然对面看起来仅仅是一队运量的辅兵,但救火营还是排出了战斗队形,长枪兵一个个都把白刃挺了起来。

走在救火营甲队后面的是工兵队地先遣队,这一路除了救火营自己的工兵队以外,黄石还把福宁镇直辖的本部工兵队也带上了。他们一路逢山开道、遇河搭桥,在山堑架设了一个又一个的吊桥,还砍伐了许多木头,用它们在沼泽上搭出了一条通道,让辎重队把六磅炮也随队拖了上来。

随着王启年一声令下,甲队的重步兵就把头盔上的面具放下了,他们步履坚定地走了过来,把树枝和野草无情地踩进了泥土中。这群人无声地从树林中涌上大道。虽然救火营丙队已经做好战斗的准备,但他们对面的这群敌军看起来跟本没有武器,而且显然敌军都已经被吓傻了。

王启年一手握着手铳、一手拿着军刀走上官道,对面原本一百多个敌兵已经跑走了一部分,剩下的都在地上缩成了一团。王启年低头看了看趴在他脚边的两个人,这两个人看起来似乎是一对年轻地兄弟,他们腿边有一个被打翻了的葫芦,还在汨汨往外涌着水,年龄稍大地那个还把年纪较小的那个紧紧抱在怀里,四只黑色的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自己,流露出悲愤和绝望的目光。

自以为在劫难逃地兄弟俩,看着那个全身钢铁的领头明军低头打量了他们几眼。跟着就把明晃晃的长刀插回到刀鞘中去,然后昂起头大步走开了。后面的明军也都是一身亮得耀眼的盔甲,这些拥有钢铁皮肤的人形怪物们从这对兄弟面前鱼贯而过,再没有人向他们瞧上一眼,仿佛都对他们失去了兴趣。

等兄弟俩眼睛又能转动之后,林子里又走出了更多的明军士兵,甚至还有人牵出了几匹马来。但一直没有人搭理这对兄弟,仿佛他们根本不存在一般,错了。是好像这些永宁宣抚司的男丁们统统不存在一般,这些明军士兵都把长枪靠在了肩上,默不作声跟着前人的脚步而行。

兄弟俩紧张地看着从他们身边越过地士兵们,他们走上了大路,然后按照奇怪的队形散开。突然,他们耳后传来一句问话声,把两心兄弟吓得都是一个哆嗦。他们回过头来的时候,看见面前时一张充满和蔼笑容的脸,还有熟悉的土话。

“打扰这两位兄弟一下,我们要到普世所去。能告诉我们怎么走么?多谢了。”满面笑容的问话人看起来是个本地人,这个本地人背后还站着一个头戴黄头盔的明军。那个明军的头盔不仅仅是颜色有些奇怪,而且上面插着的也不是白色的羽毛,而是一根高高地红缨,看上去足有快一尺长了。

这个带着奇怪的头盔的明军一身戎装,穿着酱紫色的皮甲,脖子上挂着一个黑黝黝的圆盒子,他手里没有拿任何武器。而是拿着一根铜黄色的金属棒,注意到这对兄弟的目光后,那个明军也笑着朝他们连连点头,

……

黄石从林中走出来的时候,欧阳欣正和几个福宁镇的工兵军官围拢在一块木墩周围,弯着腰正在讨论着什么。黄石走过去的时候欧阳欣他们纷纷立正向黄石行李。黄石看了那木墩一眼,上面铺开了一张纸,还有一个头盔压着纸脚。

“欧阳兄弟,根据条例,战场是不许脱头盔的。”

“是,大帅,”欧阳欣先应承了一句,然后指了指自己的脑后,他耳朵上夹着一根炭笔:“大帅。卑职也就是图个方便罢了。”

“笔可以拿在手里,头盔是不许脱下来的。”

“遵命。大帅。”欧阳欣从木墩上捡起了自己的头盔戴上,然后从脖子上解下了挂在胸前地指南针盒子,把它压在了那张纸地下面,然后随手又拾起靠在树根处的单筒望远镜,用它按住了那张纸的令一边。

做完这些工作后,欧阳欣就用炭笔指点着那张纸,也就是他们几个工兵军官刚画好的地图:“大帅,我们位于普世所和摩尼所之间,向北大约十五里就是普世所,向南四十五里是摩尼所。据俘虏们所说,贼兵的粮草大部分都在普世所,而主力则在摩尼所。”

“干得好,这次行军,欧阳兄弟当居首功。”

“大帅,虽然我们现在应该距离普世所更近,但我们还是没有直接走到它城下啊……”

黄石打断了欧阳欣的抱歉声。这次一路上全靠工兵作业来保持方向,和目标差出十几里的距离已经很了不起了,毕竟这个时代所有的地图都有不小的误差。

最头里被牵出来地几匹马都分配给了工兵,他们正沿路向南北两方前进,以便绘画沿路的地形图。

救火营先头地两个队已经向北直奔普世所而去,黄石对身后的传令兵吩咐道:“让辎重队不要管粮食了,优先把药材和大炮运上来。”

“遵命,大帅。”

跟着黄石又吩咐道:“传令给后面的丙队、戌队和庚队,他们出来后向南搜索前进,以防敌军回师。”

“遵命。”

这几天来救火营在林中轮番前进、休息,所以一开始出发在前的张承业他们都落到了后面去。这片林子虽然能出奇兵,不过大量的粮草还是要靠坚实的路面才能运来,所以黄石如果不能夺下永宁宣抚司辎重的话,那通过这片林子能补给的部队也是有限的。

这次出兵黄石带足了粮食,所以部队行进的很慢,多亏了训练有素的辎重队,他们和工兵队一起。利用各种工具总算把数十万斤粮食及盔甲、大炮等物资都拖着跟上了大部队。现在就算黄石得不到永宁宣抚司地粮草,他也能在此地支持三天以上。而且从这片林子过来的时候,黄石沿途藏了不少储粮,就算不得不再走回去,那他的备用粮食也是足够的,只要普世所到赤水卫的道路不掌握在永宁宣抚司的手里,那奢崇明和他的大军就已经在事实上陷入被包围的境地了。现在黄石的最主要目标就是快速攻下普世所,一旦普世所陷落,那么位与普世所和蔺州道路之间地永宁军就也立刻失去了补给。他们或者抛弃阵地逃走,或者等着被饿死在普世所和蔺州之间。

永宁宣抚司在普世所储备的粮食足够数万大军所需,拿下它可以大大减轻黄石的后勤压力,让他不需要急着打通到蔺州的道路来运输粮食。而且一旦拿下普世所的话,即使黄石遇到最糟糕的情况——赤水卫失守了,他也可以点一把火把奢崇明的粮食烧个干干净净,这样救火营无论如何都能安全退回蔺州去,因为没有了粮食,奢崇明和他的大军就得饿着肚子回家了。

马队这次又被抛在了最后面,因为树林里的草和树枝很多。不小心的话很容易伤到了马地眼睛,所以他们只能一直小心翼翼地前进,一时半会儿估计是没法从这深山老林里出来了。入夜前,两座六磅炮被从林子里拖了出来,黄石不再继续等待,他留下一个队向南防御,然后就把剩下的部队统统带走了。救火营会举火沿路向北夜行,争取明日拂晓能展开对普世所的攻击。

每次有一个整队的步队建制从林子里走出来以后。它就会从留守部队那里接替下防御岗位,而原先的留守部队就会立刻北上去追赶大部队。黄石把救火营工兵队带走了一大半,剩下的人则和本部的工兵队一起交给欧阳欣指挥。

九月十日正午,最后的三个步队和马队先后走出树林。马队地官兵在过山林的时候被憋得不行,现在总算上了大路了,他们纷纷跃身上马。向北方急速赶去。丙队、戊队和庚队则稍作整顿后开始南下。黄石留下的命令是尽可能向南推移战线,越是把敌军向南压缩,他们就越难以靠啃树皮草根逃回永宁老巢去。

“前方七里外有一道山脊,前面和背后各有一道横着流过的小溪,所以这山脊前后是一块开阔地,虽然不是很大,但是足以容纳上千兵力了。”

返回的工兵汇报过地形后,欧阳欣就把地图画了出来。张承业现在是资深队官,所以也是临时的三步队指挥官。他看了地图后立刻下令加速前进:“此地一定要掌握在我军手中。

欧阳欣长久以来一直负责工兵,所以对打仗不是很了解。他见张承业急急忙忙地就要出发。就指挥工兵队跟上,同时还问道:“张兄,这个地点很重要吗?”

“非常重要啊,”虽然张承业追随黄石的时间远远早于欧阳欣,但职务上他可要比欧阳欣低了一级,欧阳欣现在已经是福宁军地准高级军官了,而张承业也就是一个中层而已:“这山脊两边都是比较狭窄的道路,只有这里可以展开兵力,这种进可攻、退可守的地方,是步兵条例上反复强调要尽快拿下的。”

“哦。”欧阳欣简单地应了一声,虽然他还是有些不明所以,不过既然条例上有,那就没有什么可考虑的了,因为他们的工兵条例也是行动的基础。黄石一直想建设一支职业化的军队,所以他对福宁军官兵的要求就是尽可能地专业化,而这个目地主要是通过熟悉本职工作条例来实现的。

……

“前方发现贼兵!就在山背后。”

在距离目标地点不到两里时候,探马报告说有一支敌军已经赶到了。

“有多少贼兵?还有多远?”张承业紧张地问道。如果被对方占据了这个开阔地带,那福宁军就只能以纵队从道路上攻击呈横队的敌军,这虽然不是不可以,但恐怕会增大攻击难度。

“数百,正从对面的道路上向我们开来,看不清具体人数,离山地还有三里多一点。”

“全军跑步前进。”张承业大吼了一声。就当先跑了起来,救火营的士兵们带着头盔和武器,全军一路小跑向前。欧阳欣则连忙让工兵队让路,然后统统回转去帮辎重队拖铠甲。

等欧阳欣背着一套铠甲气喘吁吁地跑到目的地的时候,救火营地三队士兵已经在山背后展开,形成了横队,一部分火铳手已经登上了山脊,开始部署火铳阵地。

辎重队和工兵队拼命地搬运着盔甲,而步队的军官们则命令战斗兵席地而坐。做最后的战前休息。

“后退的混杂贼兵,应该是紧急向后方开过来的。”张承业走下山脊,悠闲地套上了铁甲,看得出他心情很轻松,所以还好整以暇地跟欧阳欣介绍道:“他们的行军速度太慢了,不过人数不清楚有多少,我军不用靠近对面的林子,只要守住这条山脊就可以了。”

张承业披挂好以后又喝了一碗溪水,才缓缓地向着山脊走了上去。工兵队和辎重队的官兵们站在后面,又是紧张又是好奇地议论着前面的情况。同时那几个辎重队地军官也急得直跳脚,为大炮迟迟不能拖上来而着急。

一会儿山脊上似乎传来了命令,只见留在这侧山坡的长枪兵纷纷起立,在军官的带领下缓缓走上了高地,然后跨过锋线,渐渐消失在欧阳欣的视野里,最后他只能见到无数闪着寒光的枪杆和枪刃纷纷从地平线上探出头,密密麻麻地指向天空。

过了一会儿,那些枪刃整齐地向下沉了几沉。一批一批地降到了地平线以下,接着剩下的也都向前倒了下去,转眼间欧阳欣就连一支枪也看不见了。他不禁喃喃自语道:“开始了,贼兵上来了。”

其实这个资深工兵军官又说错了,张承业只是让前排的长枪兵再向前齐步走一段,然后让士兵们把长枪放平。以免影响到后面火铳手的射界。

对面的永宁军似乎对于在这里和明军遭遇感到很震惊。他们似乎也意识到这里地型的价值,不过既然明军已经展开了,那他们就没法出来列阵了。张承业冷冷地看着对手在道路上披甲授兵,乱哄哄地作着打仗地准备。

等永宁军披甲结束后,他们就直接散到了道路两旁的树林里,张承业知道他们打算在树林里列成横队,然后跨越出来作战。这个企图让张承业只是冷笑了一下,在树林里列阵不仅耽误时间,而且会非常浪费体力。救火营全体都保持着可怕的沉默,看着对手的身影渐渐从斜下方的树林中浮现出来。和走下半个山坡的明军战线还间隔着五十米左右的距离。

弓弩这种武器对天气要求很高,即使是在辽东,阴天的时候弓弩也会受到很大地影响,西南这里由于气候潮湿,所以弓弩根本无法使用,所以这里使用的都是吹箭和投石。看到对方显示出远程攻击的企图后,张承业下令全体跪倒。对面抛过来一些石头,还吹出了不少毒箭,这些武器大多都达不到救火营的阵地,个别击中救火营长枪兵的吹箭和投石也无力贯穿明军身上的铁铠,只是无奈地发出了一些叮当地响声罢了。

“火铳手,射击!”

山顶上地一百五十名明军火铳手发动了一次齐射,硝烟汹涌地喷出枪膛以后,百米外的树林边缘就发出了一串惨叫声,不少永宁军扑倒在地,发出沉重的肉体撞击地面的声音。

“火铳手,射击!”

又是一百五十名火铳手发动了齐射,树林和溪流的交界处再次响起了撕心扯肺的惨叫声,更多的永宁军摔倒在地上,被明军火铳击中躯干的人几乎都迅速地咽下了最后一口气。而那些被四肢中弹的人,他们的手脚也几乎立刻就被二十四毫米口径的铅弹打折,这些伤者满地翻滚着,无助地发出垂死地痛苦声。

两次射击以后,张承业注意到对手似乎犹豫了一下,就在此时,明军的火铳手进行了第三次齐射。视野里的敌人似乎仓皇向后退去。就在张承业的对面,一个永宁士兵似乎像是喝醉了酒一般,步履蹒跚地在明军注视下晃悠了几下,然后回头抱住了一颗大树,缓缓、缓缓地坐倒在了地面上,他抱着树的手向下移动时,在树干上留下了一道宽阔的红色长痕。

永宁军阵地上响起了乱七八糟的喊声,过了一会儿对面树林里又是人影晃动,明军耐心地等待着,这次永宁军似乎不打算再和明军对射了,他们在树林边缘处略一停顿,就从整条分界线上冒了出来。

无数双脚踏过那条溪流,永宁军把藤牌举在身前,黑压压地向着明军压了上来,看上去他们也有一千多人的样子。

张承业已经把手铳举到了耳边,这次他手里的这支可是福宁镇的新式武器,专门发给军官的燧发手铳。

嘭!

随着张承业的一声枪响,四百五十具明军火铳发出了一次威力巨大的齐射;同时,明军的长枪兵也在这次齐射后站起身来,准备在火铳手的支援下开始肉搏。

不过,他们已经没有这个必要了,他们面前的敌军抛下了近百具的尸体和几乎同样多的伤员,剩下的七、八百永宁军丢弃了他们的盔甲武器,一窝蜂地逃进了树林里面去。明军又用火铳进行了一次追击,把跑在后面的永宁军放倒了一批。

碧绿的山坡上横七竖八地倒着尸体,从半山腰一直蔓延到溪流前,那条小溪里现在也倒着十几个永宁军士兵,把原本清澈的河水染上了几偻淡红色。

山腰上的七百多名明军长枪手排着整齐的横队,手中的长枪密如丛林,他们背后的明军火铳手也都恢复了立正的姿态,一个个都竖着火铳目视前方。

张承业估计对面原本有一千五到两千名永宁士兵,整个交战过程不超过半个时辰,对方丢下了近四百具的尸体,却根本没有给明军造成丝毫的伤亡。两次溃败都是火铙齐射造成的,根本不需要采用白刃战。

“真的很差啊,这打的叫什么仗啊?看来是后卫的杂兵没错了。”

就在张承业大发感慨时,他背后的山坡上传来了轱辘、轱辘的碾压声,很快,两门六磅铸铁炮就从张承业的两侧探出了它们黑洞洞的炮口。

小说推荐
统计代码